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轉筆

坐在回高雄的通勤電車上,前一天被曬昏加上睡眠不足的腦袋意識繼續不完全清楚,勉強自己閉眼養神數次未果,從背包裡掏出前幾天買的書起來啃讀。有一段時間沒念這方面的東西了,DNA、probe、codon、bacteriophage、ATCG這些字詞居然變成似曾相識的陌生感,還有一個小時才到終點,不想就這樣任憑目光伴隨窗外飛逝的風景而去,索性拿出原子筆來劃點註記,讓視線繼續停留在米黃色的頁面上。

一會兒就發現有一種好久不見的感覺回來了,但是書上的內容依舊不夠親和力,那到底是什麼讓這感覺復活?低首一望,原來是拿筆的右手不自覺地轉起筆來了。在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的合力下,筆桿還算聽話地在指尖來回轉動著。記得大三開始,提筆在紙上寫東西的機會就大幅的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兩手的手指在鍵盤上不停地劈哩啪啦敲動,生出一份份的作業與報告。總在寒暑假結束後的開學第一週,有種忘記怎麼握筆與寫字的錯覺,好像從那時候起我的原子筆也比較少斷水了。

轉筆這種略帶無聊又看似不穩重的動作,是在國中養成的。在那個升學第一的年代,老師與家長會想盡辦法要靜不來的孩子黏在位子上,於是乎轉筆與轉書這種不耗體力又隨手可進行的舉動變成是我們在那時候狂K書時的最佳排遣。那時候幾乎人人都會轉筆,只要一筆在手可謂無人不轉,於是上課及考試思考時總會無時無刻不聽到有人的筆掉在地板或是木桌上的聲音。轉到熟練後大家還會交換技巧,討論怎樣可以轉的持久,哪種筆比較好轉,比賽誰轉的久,甚至有人還練就兩手一起轉。老師們對這種行為感到很不以為然,甚至開始處罰,但大家都還是一不留神就又轉了起來。

在班上,我不算很會轉的,但是在全盛時期也學會了三四種轉法,有時唸書念到一半,轉筆轉的欲罷不能反而比唸書還專心。就這樣這個習慣一路帶到研究所。

還記得逼近聯考的那幾週,我還在K書中心為我那蹩腳的數學抱佛腳,那天不知怎麼就是解不出幾題,一想到即將赴戰場,手上的筆也就開始又無意識地轉了起來,大概是鬱悶的結果吧,那天筆一直不停地掉在桌上,越掉轉越兇,最後隔壁桌的人忍不住發聲了:


『同學,可不可以請你靜一靜。』

2 則留言:

  1. 看來轉筆真的是許多人求學中的珍貴回憶呀!

    巧的是前幾天唸書也不知不覺轉了起來,真的很有趣的感覺。現在好像很少看到學生轉筆?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這可能跟現在的學生校規風氣比較開放、教育部廣增大專院校,連帶考試的壓力也減少有關。

    回覆刪除